AI 在二创中的渗透
人工智能(AI)正在对二创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。一方面,AI 可以快速解析原始作品,并以满足用户分享欲望为出发点进行创作,这使得二创内容更容易受到 AI 的影响。另一方面,二创的亚文化属性和既有文化共识使得圈内对 AI 创作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。
绎,以及同人故事的 AI 创作等,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。这些现象表明,AI 正在成为二创生态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短视频中的 AI 狂欢
在追求娱乐短平快的短视频平台,AI 魔改视频备受欢迎。无论是剧情人物的无厘头动作,还是令人捧腹的反转剧情,都能迅速获得用户喜爱,尽管其画面可能存在失真或突兀之处。这种现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,因其可能涉及对经典 IP 的亵渎和侵权行为。
在 CP 创作方面,AI 更是提供了便利。例如,AI 制作的影视 CP 接吻片段、情歌对唱等,都获得了用户的追捧。这些现象表明,用户对 AI 在娱乐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应用持积极态度。
B 站的 AI 探索
以 B 站为代表的中长视频平台,用户更看重 AI 作品的独特性和巧思编排。例如,用 AI 还原周杰伦作品的 MV 彩蛋,或者让不同歌手演绎不同曲风的歌曲,都体现了 AI 的创意潜力。AI 孙燕姿的出现,更是将 AI 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推向了新的高度。
在鬼畜区,AI 也扮演着重要角色,它能高效完成音频加工和人脸替换等任务,使创作者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。尽管部分原教旨主义者仍坚持手动拼接和变调的创作方式,但 AI 制作的人声因其流畅自然而吸引了新的受众。
图文创作者的抵制
与视频消费者不同,图文创作者对 AI 二创持更为强烈的抵制态度。他们认为同人创作的核心在于创作本身,而非简单的素材拼接。AI 创作的作品被视为对原创性的挑战,甚至被形容为炼尸。他们担忧自己的作品被用于训练 AI,并认为这是比抄袭更不可接受的行为。一些同人社区也因此下线了 AI 创作功能。
AI 的创作权下放
AI 工具的核心优势在于降低创作门槛和提高创作效率。例如,AI 音乐创作软件使得用户只需输入文本提示词,即可生成带有个人风格的歌曲。这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二创内容的制作中来,打破了以往的技术壁垒。
AI 也引发了关于创作本质的讨论。有人认为,AI 制作的鬼畜视频虽然流畅清晰,但也失去了手工制作的粗糙感和灵魂空耳等元素。对于老用户而言,这种变化可能难以接受。但是,对于更多内容消费者来说,AI 带来的便利和娱乐性可能更具吸引力。消费者的接受,也使得二创 AI 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总结
AI 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二创生态。尽管存在争议和挑战,但 AI 工具的普及无疑降低了创作门槛,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来。未来,如何平衡 AI 技术的发展与二创内容的原创性,将是二创生态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