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AI资讯3周前发布 XiaoWen
278 0 0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
新智元报道

编辑:编辑部 HNY


【新智元导读】

AI智能体领域Type-C来了!Manus及其开源复现诞生,一夜捧红了MCP,工具调用/访问外部数据,一个协议就够了。

上一周,智能体迎来里程碑式的一周。

从Manus及其开源复现,到Opera的浏览器操作AI智能体、AI工作伴侣Archer,再到多种个人项目,将Agent推向热议风口。

在处理动辄需要十几甚至几十分钟的复杂任务时,涉及到3个核心能力:

其中,第二趴是让智能体「动起来」的关键,真正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。

举个例子,当前最强的开源复现OWL在查找伦敦今日放映的电影时,AI智能体主动调用Chrome搜索工具后,精准返回影院的实时信息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而最火的开源项目OpenMauns,在查找Karpathy个人信息主页信息时,也是基于强大的工具使用能力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这些案例生动地证明了,工具使用,能让智能体跳出空想局限,进化出会做事的能力。

而作为最强的标准化接口协议,MCP也在一夜间爆红硅谷,无人不知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对于圈外的人来说,可能对此有所陌生。而它的本质,就是智能体系统的一种。

一次搭建,代替1亿次配置

去11月,Anthropic首次提出「模型上下文协议」,即MCP,赋予了Claude模型超级能力,一次构建,让AI与工作流深度集成。

其主要优势如下: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用通俗的话讲,MCP就像是专为AI应用设计的通用接口,类似我们日常使用的USB-C。

正如USB-C简化了不同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方式,MCP简化了AI模型与数据、工具和服务之间的交互方式。

通过MCP,AI助手不仅能够「读懂」代码,还能「理解」团队讨论、涉及文档等外部信息,提供更加精准的回答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MCP是一种标准化协议,用于连接AI智能体与各种外部工具和数据源

相比之下,在没有MCP之前,AI助手要想与外部工具互动,必须通过编写代码并调用API,这意味着每一种具体的连接都需要提前手动编程,效率低下且耗时费力。

更棘手的是,每个AI助手与每个外部工具之间都需要单独进行配置。如果有1000个AI助手和1000个外部工具,理论上需要编写1000×1000=100万个独立的连接代码,工作量简直是个天文数字。

打个比方:API就像是不同的门,其中每扇门都有自己独特的钥匙和使用规则: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传统API要求开发人员为每个服务或数据源编写定制化的集成代码

而MCP的出现就像为AI助手和外部系统打造了一套通用的「标准语言」,堪称是智能体生态的一次「标准化革命」。

一旦某个AI助手实现了MCP协议,它就能通过这个协议无缝连接上成千上万的外部工具,无需再为每种连接单独编写代码。

同样,外部工具(比如邮件、天气应用等)也只需搭建一次MCP服务器,之后所有支持MCP的AI助手都可以直接与之交互。

假如有1万个AI助手和1万个外部工具。在MCP模式下,每方只需实现一次协议,总共只需2万次配置。

而按照传统编码方式,每种AI助手与每种外部工具都要单独对接,那将是1万×1万=1亿次配置!

这直接使配置效率提高了不止一个维度。

MCP的灵活性也非常突出,它既可以在云端运行,也可以在本地设备上部署,适应性极强。

可以说,MCP就像为AI助手和外部系统之间架设了一条高速路,取代了过去需要技术人员一桥一桥手工搭建的低效模式。

什么是MCP?

正如前文所说,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是一种新的开放协议,目的是为LLM提供标准化的上下文信息传递方式,从而实现AI智能体与外部数据及工具的结合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和传统的API相比,MCP的区别在于:

其中,实时双向通信的机制如下: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不过,如果应用场景需要精确、可预测的交互模式,并有严格的限制条件,传统API可能更为适合。

MCP提供了广泛、动态的能力,非常适合需要灵活性和上下文感知的场景,但对于高度受控的、确定性的应用可能不是最佳选择。

在以下情况下推荐使用传统API:


架构

MCP采用简单的客户端-服务器架构模式:

将MCP比作一座桥梁可以更清晰地理解:MCP本身不处理复杂逻辑;它只是协调AI模型和各种工具之间的数据和指令流通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具体来说,服务器就是与API进行交互的东西。它可以在远程服务器上(例如,在云上),或者在你的本地系统上。

它包含了所有系统上需要与之交互进而采取行动的代码,比如发送Slack消息、创建文件等等。

如下图所示,可以通过MCP服务,调用GitHub API在仓库里创建代码文件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MCP客户端负责与服务器进行通信。客户端的一个非常酷的特点是它可以同时与多个服务器进行交互。

所以你可以设置专门的服务器来处理GitHub交互和Slack交互,然后把它们接入同一个客户端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最重要的,协议是使一切运作的关键。可以将它视为一种永远不会改变的通用语言,MCP服务器和MCP客户端都能使用。

它就像USB接口一样,用于将MCP客户端连接到MCP服务器。

USB接口让手机连接到笔记本电脑,MCP协议让你可以将第三方API连接到桌面应用程序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针对各种类型的MCP客户端,Total TypeScript的作者Matt Pocock还进行了一波对比。

可以看到,Claude Desktop和Continue支持资源、提示、工具,功能很全面。5ire和BeeAI Framework就比较有限,工具支持还可以,但其他方面基本不行。Cline也支持资源和工具,但不支持提示。Cursor和Emacs Mcp主要支持工具,其他功能都不行,适合简单工具操作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
应用场景

在实际应用中,MCP客户端(例如,client.py中的Python脚本)会与管理各种特定工具(如Gmail、Slack或日历应用)交互的MCP服务器进行通信。

这种标准化大大降低了复杂度,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实现复杂的交互功能。


1. 行程规划助手


2. 高级IDE(智能代码编辑器)


3. 复杂数据分析


快速入门

MCP集成流程:

MCP用例爆发

大模型爆火之后,提示工程师成为新型职业。如今,已经有大佬建议,开发者们赶快去构建商业化MCP服务器吧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Total TypeScript的作者Matt Pocock仅用28行代码就开发出了一个MCP服务器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Cursor+MCP梦幻联动,即可迅速构建出客户需求的功能,全程无需人类干预。

对于码农来说,又是效率的一次极致提升。AI不仅能帮你写代码,还能自动完成从需求分析到功能上线的全流程。

客户通过Slack发送功能需求,Cursor自动读取消息、构建功能,并创建Pull Request

前Meta研究员、CopilotKit创始人Atai Barkai刚刚开源了一个Open MCP Client的项目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它可以让任何应用,直接与MCP服务器直接对话,实现更更多智能的功能。

只需从Composio中获取一个URL,开发者即可在自己的应用中集成这个MCP的能力,无需从0开发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项目地址:

Agno的开发者Ashpreet Bedi打造了一款「通用MCP智能体」UAgl,可以借此轻松连接和管理多个MCP服务器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开发者Will Brown开源了MCP Test Client,可以在开发过程中测试MCP服务器时既充当服务器(对Claude而言),又充当客户端(对被测试的服务器而言)。

1次搭建完胜1亿次编码 万能手 MCP硅谷疯传!Anthropic协议解锁智能体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